圖片新聞
|
超越自卑,收獲自信作者:尹連富瀏覽數(shù):4次
《自卑與超越》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心理學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其現(xiàn)時的地位感到滿意;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種正常的感覺狀態(tài),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奮斗的源頭。自卑感非但不是弱點或異常,反而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人類都有對優(yōu)越感的追求,這是所有人的通性。而優(yōu)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補償。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當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撓時,他就會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門路,去爭取優(yōu)越以及完美,從而獲得成功。 本書主要通過分章節(jié)闡述兩部分的內(nèi)容:認識自卑以及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對優(yōu)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本書作者將理論與例子相結(jié)合,以自卑和超越這兩個核心詞組貫穿全書。第一章和第二章引領讀者去認識和思考生命生活的意義,身——心——靈的簡單探討,第三章對本書核心詞組自卑和超越進行細化剖析,第四章到第十二章分領域分階段將個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學術詞語融入進實際例子和實物中探究深化闡述。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都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一些。 真的,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那些看起來的自信只是掩蓋住了存在內(nèi)心深處的那一小部分的自卑。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只盯著自己的缺點看,看來看去,自卑就會在心里扎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直到最后一發(fā)不可收拾?!俺哂兴蹋缬兴L”我們不能死死盯著別人所擁有而自己所欠缺的東西不放手,拿別人的優(yōu)點跟自己的缺點比,不自卑,鬼才相信。之所以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那是不同的人都綻放著屬于自己那獨一無二的奇光異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自卑的人,往往很敏感,在乎別人的眼光。會因為別人一個眼神,令他局促不安,導致自己不能全神貫注地專注于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將精力分散到不重要的地方。其實,想想啊,只要不傷害到別人,為什么那么在乎別人的眼光?長時間的局促不安,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致使自己不堪重負,最終沒有好好活出最真實的自己,豈不遺憾?! 追求生活上的充實,是每個人都想達到的,這也才是無愧于人生最好的表現(xiàn)之一。自信的人會將把生活變得充實最為目標,然后計劃加實施,一步步地專注于自己應該付出的努力。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會讓生活變得充實起來。而自卑的人,不會周全分析自己的計劃和實施,即使分析了,他們也沒有抱多大的希望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因為壓根他們就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夠?qū)崿F(xiàn)生活的充實。他們寧可相信自己即使努力了,也沒有辦法實現(xiàn)生活的充實。所以,自卑的人不可能一下變得自信起來,因為自卑心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長時間的因素讓自卑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扎了根,所以,自信也要一點一點的建立。這種自信一點一點建立,也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總而言之,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重拾自信。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可解決的困難,他就將氣撒在家人身上,以此來說明自己的威嚴,但是不管他怎樣自欺欺人,客觀事實終究不可改變,自卑感也不會絲毫減少。 總體而言,本書成為我認識自我不足和尋求人生意義的明燈,并且學習發(fā)揮自我潛能,超越自我,轉(zhuǎn)化意識態(tài)度,能夠讀懂作者的作品已經(jīng)是一種幸福,而能夠于己而言有啟發(fā)有共鳴有學習和反思更是一種莫大的幸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發(fā)現(xiàn)幸福,理解幸福,學習幸福。了解自卑,驅(qū)趕自卑,收獲一個自信的自己。丟棄自卑,超越自我,拾起自信,收獲自信、充實的人生。
|